迎鹭讲堂|第八期:《科学自信 小心求证——钍基熔盐堆物理设计与调试的故事》

为了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导师教学育人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于2025年11月17日在嘉定园区学术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举办“迎鹭讲堂”——导师思政微课堂系列讲座第八期活动。熔盐堆物理热工教研室博士生导师、钍基核能物理中心主任邹杨研究员、研究生党总支副书记王文锋研究员、2024级博士党支部成员及研究生代表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2024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夏明高主持。

讲座开始前,王文锋代表研究所向邹杨颁发“迎鹭讲堂”讲师聘书,感谢其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支持。随后,讲堂正式开始。报告中,邹杨以《科学自信   小心求证——钍基熔盐堆物理设计与调试的故事》为题,围绕钍基熔盐堆的自主研发,从起步背景、物理设计、调试实施、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他从国际核能发展趋势和我国铀钍资源状况切入,阐述了钍基熔盐堆在第四代先进核能中的重要地位,回顾了中国科学院TMSR专项的总体布局和关键目标。报告重点介绍了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的物理设计过程,包括堆型总体方案、一体化设计原则、反应性控制、温度系数评估及关键参数不确定度分析等内容。

邹杨研究员结合大量一线实例,介绍了团队在甘肃民勤基地开展的系统调试、装料过程、首次临界判定、满功率运行以及加钍实验等关键节点。2025 年11月,TMSR-LF1进一步完成钍铀转化的实验验证,实现了我国在钍基熔盐堆领域“从加钍”走向“实现钍铀循环”的关键跨越。这一系列成果使 TMSR-LF1成为全球唯一在运行、并成功实现加钍实验的熔盐堆装置。

报告结束后,现场进入交流环节。参会研究生围绕熔盐堆物理设计要点、调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新堆型安全性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邹杨结合研发实际进行详细解答,现场交流氛围活跃。最后,王文锋对邹杨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鼓励研究生深化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认识,扎实夯实科研基础,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

我所创办的“迎鹭讲堂”——导师思政微课堂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定期邀请研究生导师围绕自身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开展思政微讲座,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努力将思政课堂打造成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科研与教育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