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颜佳伟等研究生荣获2021-2022年度中科院、上海市及国科大荣誉表彰!

经国科大组织专家评审,上海应物所颜佳伟同学(导师:邓海啸)凭借其优异科研成绩脱颖而出,获得2021-2022年度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树林同学(导师:周兴泰)、雷琦同学(导师:周兴泰)、孙元鹤同学(导师:邰仁忠)荣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代昕培同学(导师:樊春海)、许兴懿同学(导师:冷用斌)荣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研究生奖!  

颜佳伟在学期间从事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颜佳伟博士的论文主要包括:理论提出并且实验验证了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解决了外种子型自由电子激光通向高重复频率运行的关键问题,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此外该成果还获评“2021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其工作首次在实验中证明并且测量了激光与相对论电子束团在单块二极磁铁中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自由电子激光中最基本的物理过程;同时提出并系统优化适用于连续波自由电子激光的束流能量控制系统,这是目前国际上仅有的两种连续波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能量调节方案之一,有望极大地提升新一代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的工作波长在线调谐范围同时还有望实现电子束团的能量回收。 

刘树林的在学期间围绕熔盐堆材料领域 “800℃以上熔盐堆用高温合金研发”难题展开,取得的创新性学术成果包括:提出掺杂活性元素调控氧空位改善高钨镍基合金抗高温氧化性理论和耐熔盐腐蚀合金的成分设计参数活度,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在Corrosion Science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并得到青促会会刊和CAS Newsletter(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的专稿报道;发现Zr促进镍基合金动态再结晶的现象,并由此揭示了Zr掺杂提高GH3539合金中温塑性的机理,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上;基于提出的上述理论成功解决GH3539工程化过程中存在的中温塑性低和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差的问题,研发出5种改进型GH3539系列高温合金,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外近年研发的同类合金,并已开展吨级规模化中试,进行进一步工程化应用,相关成果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申请发明专利4项和1项。 

雷琦同学在学期间主要从事基于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平台开展对电化学、腐蚀等原位实验的开展。主要成果包括:国内首次利用相关的设备与同步辐射衍射技术平台对极端实验条件下(高温熔盐强腐蚀)进行实时在线原位的研究,大大增加原位表征的研究领域范围。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国际腐蚀科学顶级期刊Corrosion Science上;通过相关的原位表征方法对层状结构材料与水溶盐之间电化学离子传输的反应机制的研究,并且通过对材料的缺陷与超晶格等结构的调控,极大地提高了材料在离子输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对相关过程中材料的调控机制与离子传输机制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影响因子为29.368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总结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三篇,共同一作一篇。 

孙元鹤同学在学期间主要从事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光束线站研究二维材料表界面粒子输运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发展了片上二维硅光器件的构建策略,并实现了一系列光信息处理器件设计,部分设计已应用于线站并大幅度提高X射线成像质量和信噪比,相关成果以第一/共一作者于Photonics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首次激活了数十年来认为是惰性的硅-钾合金反应,并合成了迄今为止未能以电化学方式获得的KSi物质,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系统地实现了水系锌电池阴极的离子储能机理调控,并利用同步辐射表面衍射技术及原位电化学测试平台阐明了相关机理,相关成果以第一/共一作者于ACS Nano,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3篇。 

代昕培在学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基于DNA纳米技术实现异质纳米材料/结构的精确构建和可控集成,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包括:提出了一种由DNA折纸编码辅助的异质结构精确构建策略,基于结合能差异实现了金属-二氧化硅异质结构在纳米尺度的精确、可控集成,并首次阐明了DNA折纸表界面离子和团簇的衰减规律,解决了二氧化硅生长的交联反应和金属生长的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该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国际化学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同时综述了DNA纳米技术在纳米电子学领域的构建优势及其潜在应用,以及由DNA纳米结构辅助的材料设计在构建纳米电子器件中的重要性,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国际化学顶级期刊Nano Letters。 

许兴懿同学在学期间主要从事逐束团三维精确测量以及机器学习在束测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在高精度逐束团测量和人工智能赋能束流诊断方向上做出创新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已发表共7篇。其中SCI文章4篇,会议文章3篇。SCI文章中有3篇已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APS主办的期刊PRAB上,1篇发表NST。其中关于机器学习的文章已经被多个国际加速器装置的研究学者所引用,引用在了PRA、PRAB、INFORMATION和NIMA等多个国际一流期刊中。在工程应用方面,自主开发测量软件包已在上海光源和合肥光源在线应用,目前该软件包已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帮助加速器运行人员更好的了解机器状态。 

经所内遴选及专家评议,代昕培、丁仁浩、雷琦、刘树林、许兴懿同学被评为2021-2022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冯灵玉、胡光、黄楠顺、李鑫祥、孙元鹤、王淳正、杨帅、张诗雨同学被评为2022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刘子朋、逯慧、王珍、余福成、张奥同学获得2021-2022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另外还有10名同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76名同学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称号!(科研与教育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