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福家传有感

  最近在同学的推荐下读了杨福家传,除了感慨于杨院士光辉令人目眩的各种成就和头衔,更惊叹于杨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超前眼光。细细品味之下,杨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树尤胜于自身所做的研究,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源源不断的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有思想、肯干事的人才,远远比某个人在某一领域做出成就更重要。当然,我这么说绝不是在否定杨老在物理领域所作的卓越贡献,事实上我也没有资格去质疑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杨福家觉得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职业高校)有不同的评价体系,要鼓励各类高等院校的发展。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杨福家提出来它的定位是一般性大学,而不是研究型大学,定位清晰了,事情就好做了。此外,现在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还有偏见,认为只有能力差、不好管教的人才上职业院校,这是错误的。应该尊重职业教育,尊重孩子们的职业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应该鼓励多元评价体系,消除区别待遇”。大学要有其自身的使命,每一所大学的使命要有差别性、特殊性,如果一所大学的使命什么学校都能用是不行的,要有其明确的使命、独特的特色。如果每一所大学都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那么大学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杨老指出的正是目前咱们国家高等教育方面的重大弊端之一,重研究轻实践,甚至以有色眼光看待职业教育。一部分原因在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更重视研究类人才,导致很多年轻人宁愿高价去读民办本科,也不愿意“自降身份”去顶级职业学校“混日子”。好在目前国家已经逐渐重视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技术人员社会地位、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双百工程、提出大国工匠等等举措,相信在未来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相关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我国的职业人才教育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杨老作为原子核研究所的老所长,虽然这只是他职业生涯中小小的一段经历,但是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研究所发展浓浓的关怀,他不光在学术上、生活上关心所内职工和学生,更关心如何培养能“授人以渔”的爱国爱家的领路人,正如他曾说过“成功的教育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爱国爱人民的创新人才,能培育出一大批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干部,这样我们的强国之梦才能实现”。

  热爱祖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情感,也是最浓厚、最真挚的情感,正如他姓名,福家爱国,福家报国,完美诠释了杨老传奇的一生!

  滔滔敬意,无以复加,仅作词一首,以抒心声三二。

    

    

  破阵子

  三甲子国积贫,四万万民孱弱。

  铁甲一日破盛京,烽火七月失宛平,

  禾黍故宫哭。

    

  强军驱除外虏,科教福家报国。

  最是中华复兴时,再闻甬上擂战鼓

  鹏程万里路。